新型集体林场如何激活生态“钱库”?
今年以来,山东省龙口市以集体林场建设为载体,健全集体林地经营权流转制度,在森林资源管护、林地规模经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方面激活生态“钱库”,持续推进集体林权改革向纵深发展。
以集体林场建设破解集体林地管护难
随着集体林业的不断发展,一线林业力量不足、能力不够、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日益凸显。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龙口市提出以新型集体林场建设破解基层涉林机构建设发展难题,率先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管理体系。采取“林长制办公室+新型集体林场+专业管护队伍”运营模式,将保护好、经营好森林资源作为新型集体林场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乡镇将辖区内森林管护及其他涉林工程项目的政策和资金,通过以购买第三方服务方式委托集体林场进行经营管理,以转变养护管理体制,努力提升森林质量,推动生态资源向生态资产、生态资本持续转化。
“集体林改是建立健全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乡镇政府主导成立集体林场可以夯实基层林业工作基础,弥补一线林业力量不足。通过这一平台可以实现经营权集中流转,推进林地科学经营,促进资源变资产,拓宽‘两山’转化路径。”龙口市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以创新林权流转破解林地经营碎片化
为改变以往的“一村一林”碎片化格局,将各村林地资源聚合为一,有效避免林地碎片化经营、“人情山”等问题,龙口市兰高镇紧扣“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民权益”要求,实行一山一策,自主选择收益分成、面积分成、委托经营等分配模式。创新“评估定级+股权量化”机制,聘请第三方机构对林地生态价值、经济潜力开展综合评估并分级定类,便于折算为村集体与承包户入股资产。以新型集体林场为载体打造镇级森林资源运营平台,引导分散林地“存入”平台,由平台整合打包成集中连片的林地林木资源包。集体林场通过“净林地”招商,招引优质林业经营主体,发展符合规划的高效林业产业,探索出林地集中收储、集中运营、集中出租的林地流转新路子。同时,林场每年至少召开一次股东会议,按公司章程相关规定合理确定分红和留存比例,及时按股分红;由各入股村村集体经济组织将分红发放到农户手中,让群众真切感受到“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实惠。
以引入社会资本破解林业产业发展慢
长期以来,受规划布局落后和产业资源匮乏等因素影响,虽然个别村庄借助区位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但大部分山村发展受制于公益林管护成本较高、林业资源变现途径少、林业产业发展水平低下等因素。“通过深化集体林权改革,建立健全社会资本参与集体林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林地适度规模经营。我们围绕新型集体林场建设,创新林地流转利益再分配机制,助推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龙口市芦头镇负责人表示。
今年以来,芦头镇以森林资源丰富、自然风光优美、农产品品质上佳等资源优势,立足建设生态康养区的功能定位,借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契机通过明确“三权分置”,将分属15个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集体林地经营权折价入股成立福芦集体林场,开展林地适度规模经营,充分激发林地资源发展活力。通过盘活土地资源、促进产业融合,提升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引进了农光互补、中药材种植、湖畔民宿、森林康养等一批优质林缘经济项目,其中农光互补复合型项目总投资6.24亿元,现已入选省级重大项目,走出一条生态优化、环境提升、产业兴旺的绿色发展新路径,实现“闲置山”变“生财山”。
龙口市把集体林场建设作为深化集体林权改革的主战场,因地制宜探索“两山”转化新路径。今年下半年,龙口市将再建4个集体林场,每年将发展1—3家具有区域特色的森林+休闲旅游、森林+科普教育、森林+疗养健身等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提高新型集体林场的多种效益,加快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全力做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两篇文章。(赵坤 尹鹏志 崔智桐 莫琳)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