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千亩森林斑块构筑南粤生态屏障

2025-05-01分类:园林资讯 阅读:38

近年来,广东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引领,聚焦森林质量提升,通过打造千亩级森林大斑块,推动生态修复与功能优化。截至2024年,全省已提升千亩级森林斑块1030个,形成连片生态景观,为高质量发展筑牢生态基底。

千亩级森林生态景观(央广网发 广东省林业局供图)

因地制宜:河源韶关打造特色示范

河源市实施“聚绿千亩”工程,围绕质量、景观、效益三大核心,建设兼具粤北特色与生态功能的千亩景观斑块;韶关市则以“一带五环”布局串联沿线绿化节点,形成林分改造示范区。两地的实践体现了广东“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思路——依托森林资源本底调查,科学划定生态功能区,重点在交通干线、河湖水库等区域布局水源涵养林、绿色通道林、生态风景林等六大类型斑块,实现“一斑块一主导功能”。

科学规划:连片造林筑牢生态安全网

广东将大斑块建设纳入国土绿化整体规划,与“百千万工程”、乡村绿化行动协同推进。2023年目标明确:提升千亩以上斑块1030个,其中千至三千亩斑块732个、三千至五千亩150个、五千亩以上148个。通过规模化修复,构建“三屏五江多廊道”生态安全格局。

为确保成效,广东全省推行“精准造林”模式:运用林草生态监测数据,精准判别立地条件,杜绝“一刀切”;建立苗木储备基地,优选红锥、木荷、枫香等兼具生态与经济价值的乡土树种,推广阔叶混交林,提升生物多样性。

机制创新:多元保障助力高效落地

资金与用地保障是关键突破点。广东创新采用“政府担保+财政兜底”模式,高效推进项目招投标,确保资金到位;通过林地流转、集约经营等方式落实造林用地。目前,全省春季造林已优化林分99.54万亩,预计5月前完成优化200万亩,9月前全面实现森林抚育200万亩目标。

森林大斑块建设不仅优化了生态屏障,更催生了绿色发展动能。河源、韶关等地通过发展林下经济、生态旅游,将“绿资源”转化为“金效益”;沿海防护林建设则助力防灾减灾。

广东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以森林大斑块为支点,探索“提质—兴业—利民”协同路径,为全国提供生态修复的“广东方案”。(记者官文清 实习记者熊昊)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1943759704@qq.com处理!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下一篇:湖南召开2025年省总林长会议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