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黄山脚下“留守”的上海人
新华社合肥4月16日电 题:黄山脚下“留守”的上海人 新华社记者陈尚营、马欣然、汪海月 阳春时节,驱车沿黄山东麓南行,在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谭家桥出口下高速,一块刻有“东黄山”字样的石头静静矗立,前方红砖木顶的海派建筑和高大繁密的法国梧桐渐渐映入眼帘。走近一看,建筑门牌上刻着“同心里”“知心里”等名称
时间 : 2024-04-17 浏览 : 48
-
-
山东烟台:大樱桃背后的“春日经济”
在山东烟台福山区门楼街道西汪格庄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2号温室大棚内,一颗颗晶莹剔透的大樱桃挂满树梢,色泽艳丽、个头饱满。几名果农穿梭在大樱桃树间,采摘成熟的大樱桃。这些大樱桃将销往全国各地,为消费者带来舌尖上的鲜甜体验。 “本次2号大棚内成熟的大樱桃产量3000余斤,预计能收入30多万元。”福山区门楼
时间 : 2024-04-17 浏览 : 37
-
-
安徽全面推进建设大黄山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十年内大黄山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000亿元,接待国内游客超6.7亿人次,旅游收入超7900亿元……记者从安徽省政府4月16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包括黄山、池州、安庆、宣城四市全域的大黄山地区,将在2033年建成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主任陈军介绍,安徽省委、省政府于202
时间 : 2024-04-17 浏览 : 51
-
-
西藏林芝:“桃花经济”里的富农花样
新华社拉萨4月16日电 题:西藏林芝:“桃花经济”里的富农花样 新华社记者魏冠宇、杨帆、吕星 一年一度的西藏林芝桃花旅游文化节期间,漫山遍野的桃树下人头攒动,除了打卡拍照的游客外,景区内还有许多人在忙碌。 凭借得天独厚的桃花资源,林芝的“桃花经济”玩出了花样,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在林芝
时间 : 2024-04-17 浏览 : 49
-
-
“南茶北种”富农家
近日,太行山深处的河北省临城县赵庄乡桐花村茶园迎来采茶季。2012年,当地茶农将杭州龙井茶树移植到当地,实现“南茶北种”,产品畅销北京、天津、山西等地。茶产业给周边村庄增加了200多个就业岗位。近年来,临城县持续推进“南茶北种”,不仅增加了就业岗位,还带动了旅游收入,为当地百姓开创了一条新的致富路。
时间 : 2024-04-17 浏览 : 70
-
-
茶乡茶飘香 茶农采茶忙
满园茶飘香,春茶采摘忙。近日,江苏句容张庙茶场进入采摘忙碌期,一排排茶树郁郁葱葱,嫩绿的新芽长势喜人,茶农穿梭其中,熟练地将一片片翠芽摘下来放入篮中,忙碌的身影在茶园构成亮丽的风景线。(沙芳如 报道员:刘伟)
时间 : 2024-04-17 浏览 : 99
-
-
安徽:“微笑天使”江豚回来了 诗画长江绘就生态壮美图景
no video 央视网消息: 这几天,我们持续关注了长江全面实施十年禁渔三年多来的成效。通过镜头,大家看到了长江沿线鱼类资源恢复、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和转产渔民保障的真实情况。今天我们来关注长江里的明星——江豚。晚清词人薛时雨在《临江仙·大风雨过马当山》中曾有“江豚吹浪立,沙鸟得鱼闲”的描写,其中“吹
时间 : 2024-04-17 浏览 : 64
-
-
春回大地万物苏 新疆木垒迎来大批迁徙候鸟
no video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近日,随着气温转暖,冰雪逐渐消融,新疆木垒县迎来大批迁徙候鸟。各类珍稀候鸟成双成对悠闲觅食,五颜六色的美丽身影,给初春的木垒增加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加尔斯·吾那尔汉、王昆仑)
时间 : 2024-04-17 浏览 : 73
-
-
深山致富“金叶子”——广东龙门乡村振兴走访见闻
新华社广州4月18日电 题:深山致富“金叶子”——广东龙门乡村振兴走访见闻 新华社记者尹一如、王雅璇、丁乐 茶叶加工车间内,机器轰鸣,茶香阵阵。“茶叶通过‘绿青改红’的方法后,市场需求量大了,价格都翻了倍。”广东省龙门县南昆山毛茶制作技艺非遗项目传承人张伟辉挺高兴,将毛茶改为红茶,经过发酵将苦涩味转
时间 : 2024-04-18 浏览 : 23
-
-
广西发布第2号总林长令加强森林防灭火工作
日前,广西 签发 2024年第2号总林长令《关于切实加强森林防灭火工作的令》,要求各级林长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关于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部署要求,坚决扛起森林草原防灭火责任,细化防控举措,有效防范化解森林火灾风险,坚决筑牢生态“
时间 : 2024-04-17 浏览 :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