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海南三亚红树林保护修复助力生态惠民

2025-07-25分类:园林资讯 阅读:84

在海南三亚碧海蓝天间,一片片郁郁葱葱的红树林宛如镶嵌在海岸线上的绿色绸带。它们不仅是抵御风浪的天然屏障,还是万物栖息的生命乐园。

近年来,三亚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推进红树林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成效显著。三亚市红树林湿地资源本底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全市现状红树林面积258.6875公顷,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三亚河国家湿地公园 三亚市林业局供图

生态优先、科学治理,正助力三亚红树林资源持续增长。

建章立制 筑牢法治屏障

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关键在于制度先行。近年来,三亚市着力构建完善红树林保护制度体系,为其筑牢坚实的法治根基。

三亚市严格落实《海南省红树林保护规定》,构建权责明晰的管理机制,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立体化保护体系。

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三亚市于2024年启动编制《三亚市红树林资源保护与发展规划(2024年—2035年)》。规划根据红树林生态系统特点,结合全市红树林资源分布现状、保护管理情况、营造与修复条件和区域发展需求,构建“一区两地多点”红树林保护发展格局。

为压实红树林保护责任,统筹红树林保护工作,三亚市林长制办公室先后印发了《三亚市红树林巡护管理制度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红树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通过源头治理,强化对红树林的监管,积极探索和建立健全常态化、长效化的监管机制,加强全市红树林保护巡护管理和生态监测工作。

同时,三亚市将红树林保护工作纳入各级林长责任清单,进行网格化管理,由护林员开展日常巡查管护,红树林日常巡查管护实现全覆盖。

为构建红树林长效保护机制,三亚市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开展红树林湿地资源本底调查和更新调查,初步建立了三亚市红树林资源数据库。目前,全市天然分布、连片生长、保存完好、面积较大的红树林基本纳入自然保护地或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已建立以红树林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保护地4处,红树林湿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科学修复 重现湿地生机

在制度保障下,多年来,三亚市科学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修复项目,让红树林重新焕发生机。

位于三亚市中心的三亚河东岸,是海水与淡水交汇的脆弱地带。由于城市发展和混凝土堤的建设,河岸与海岸线的红树林面临生态退化危机。

2015年,三亚市启动将防洪堤内的废弃土地转型为红树林生态公园。历经3年精心设计与生态改造,这片荒芜之地蝶变为集生态涵养、科普教育、休闲游憩于一体的红树林生态科普乐园。

在铁炉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4公顷面积孕育了500多株珍贵的古红树,其中包括世界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红榄李。该保护区内的9株原生红榄李构成了国内最大的红榄李古树群落,也是该物种在全球范围内重要的天然分布地。

自2015年起,三亚市设立专项资金,在铁炉港保护区持续实施生态修复、退塘还林(湿)等项目,为保护区生态恢复注入了新希望。同步建设红树林种苗繁育基地,成功培育14个红树林树种,年培育袋苗、盆栽苗50万株,为区域红树林修复提供了坚实的种苗保障。

尤为重要的是,针对“红树大熊猫”红榄李这一濒危物种,三亚市集合多方力量,系统性开展种苗繁育、引种回归、迁地保护等攻关试验,同步清退保护区内养殖塘、疏浚河道、实施古树挂牌保护。

在专家团队的努力下,已有6株红榄李古树恢复生机;铁炉港天然分布区的红榄李种子萌发率从0.3%提升到17%,萌芽率提高了50倍以上;人工选育的红榄李幼龄树种子萌发率超过50%,创历史新高;在三亚等原产地滩涂成功种植2000多株,部分红榄李已开花结果,这一珍稀物种的资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据统计,2020年至2024年底,全市新营造红树林面积75.45公顷,修复现有红树林面积26.71公顷。目前,铁炉港红树林湿地保护修复项目、海棠河外来植物防治与红树林湿地恢复项目等两个红树林保护修复项目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中。

生态惠民 共享绿色成果

修复后的红树林区域不仅有效恢复了生态功能,还为鱼、虾、蟹、贝类等底栖生物和鸟类提供重要栖息地,生态链日趋完整,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

日趋健康的红树林生态系统也同样惠及公众。曾经退化的滩涂,如今化身为市民游客纷至沓来的生态公园,提供了优质的生态科普与休闲空间。

漫步于三亚河国家湿地公园,市民不仅可以欣赏到连片的红树林、鹭鸟振翅齐飞的灵动场景,还可以前往位于丰兴隆党群主题公园的科普宣教中心,了解热带河流湿地、红树林资源、珍稀野生动植物等知识,参与科普宣传活动,增强保护湿地环境的责任感。像这样融合生态观光与科普教育的场所,如今在三亚越来越多。

全市常态化开展红树林保护普法宣传,广泛普及红树林和湿地保护知识,强化社会各界依法保护生态的意识。借助世界湿地日、生物多样性日等重要节点举办主题活动,持续提升公众认知水平和参与热情。

今年,三亚市将以申报国际重要湿地和创建国际湿地城市为契机,持续推进三亚河国家湿地公园、东岸湿地公园、抱坡溪湿地公园建设,致力实现全市湿地生态功能的系统性、整体性提升。

在红树林生态系统国际日到来之际,回望三亚市在红树林保护与修复道路上走过的历程,从建章立制到科学修复,再到生态惠民,其红树林保护成就亮点纷呈,成为我国乃至全球滨海生态修复的典范。(张萌 王彤 熊奥丽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1943759704@qq.com处理!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下一篇:山西召开河湖长制林长制工作会议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