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康定有四“子”

2025-07-22分类:园林资讯 阅读:78

“贡嘎山下,大渡河畔,绿水青山,青山绿水,茂密的森林像绿色的绒毯,羊群就像云朵游动在山间,我们可爱的家乡,幸福的摇篮……”

这首歌曲唱出了四川康定的生态之美,让我们走进康定的山水,一览这幅徐徐展开的画卷。

山植树林子,绘“青山”画卷

眼下,走进康定木格措景区,清澈的湖水、蓝天白云和周边茂密的原始森林交相辉映。

“康定木格措很美,原始森林让人陶醉,空气特别清新,还有文艺演出,山水一体,非常美妙。”第二次来木格措的成都游客任女士赞叹道。

木格措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附近有多个高山湖泊和温泉,原始森林、草原和雪山景观相得益彰。

在距离木格措景区3公里的雅拉乡王母村,有一家民宿名叫“听涧”,老板娘任雪燕正在整理野生菌,给游客准备晚餐。“我们村离木格措景区很近,景区里是原始森林,每年五六月份,游客很多,民宿生意不错。”任雪燕说。

康定的青山绿林不仅给人以景观的享受,也让瓜果飘香。在姑咱镇下瓦斯村,放眼望去,近2000亩仙人掌从山脚蔓延到山顶,一片片神奇的仙桃林向山腰伸展开来。眼下,正是下瓦斯村仙桃生长的季节,村民都在忙着打理。

据了解,2024年下瓦斯村仙桃销售额达650万元。“其他林木在我们的土地上很难生长,但仙人掌长得好,大多数都是自然生长的,果子很甜,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培育好。”下瓦斯村村党支部书记高兴地说。

下瓦斯村成了仙人掌的天堂,村民们用心爱护着这片仙桃林,守护着这片绿色。

当康定折东片区瓜果飘香的时候,折西片区正是花的海洋,满山铺展着格桑花,绿树成荫、牛羊成群、蓝天白云、花草相映、日照金山。

近年来,康定市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监测显示,草原植被平均指数接连好转,植被盖度、高度、单产均有明显提高,森林覆盖率达34.93%。

水可照镜子,写“绿水”文章

折多河穿城而过,康定因折多河而灵动。“康定的水养人,喝起来回甜,水质很好。”家住北门的向女士说。

像折多河这样的河湖,滋养着康定,人们世世代代依山傍水地生活着。

一条清流蜿蜒而去,可以清楚地看到水底的石头和游动的鱼儿,流水和卵石碰撞出动听的声音,在康定市甲根坝镇日泽村,人们经常捧起溪水就喝,清凉且淡淡的甜味沁透心脾。清澈的山泉日夜陪伴着村子,村里的自来水也是取自这条溪流。

夏日,康定市普沙绒乡的月亮湖像一面镜子,静静地依偎在周边森林的怀抱,很多游客来这里打卡。当地推广一个环保举措,以“小背篼”收集垃圾,实行积分制,以积分兑换物品,村民参与度很高,游客也很受感染,参与其中,得到大家的点赞。“我们这个‘小背篼’起到大环保的作用,主要目的是让群众和游客自主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效果很好。”普沙绒乡党委书记尽巴能措介绍。

随着条件越来越好,大家的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我们村定期开展打扫卫生、河道清理工作,让雅拉河保持干净。”康定市雅拉乡幸福桥村兰二妹说。

近年来,康定市不断做好“水”文章,严格落实河长、湖长、山长制,推进污水治理、河湖清理,筑牢绿色屏障,大力实施“碧水工程”,以水生态环境治理为重点,以实施“河(湖)长制”为抓手,将72条河流、4个湖泊纳入河湖长制实施范围,设立市乡村三级河(湖)长295名,力曲河营关断面、大渡河黄金坪断面、瓦斯河菜园子断面地表水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路变绿带子,抓“植绿”工程

“我们的生活环境变美了,绿化做得越来越好,特别明显的是从康中校到新城这一带,以前的荒地变成现在的草木成畦,非常漂亮。”康定市驷马桥社区的杨阿姨高兴地说。

今年,康定在新都桥镇、雅拉乡等沿线栽植红枫3295株,在新都桥镇、甲根坝镇种植变叶海棠8000亩,“干部群众每年都参与义务植树活动,通过植树造林,让康定的植被越来越好。”康定市林业和草原局生态修复股相关负责人介绍。

同时,康定还不断加强古树名木保护,近两年,对10株树龄100年以上的古树名木进行抢修复壮。

光播绿不行,护绿是关键。康定市持续抓实植绿、护绿工程,充分发挥各村护林员、巡河员、农林水技术人员的作用,长期开展巡护工作和技术指导,持续做好护绿工作。

据了解,2023年以来康定完成义务植树近1.7万株、森林抚育2.8万亩,依法管护森林资源449.08万亩,治理土地沙化0.67万亩。

除了绿树,花卉也给康定带来了不一样的风景。康定市政管理局园林股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康定新城沿线、南郊、北门、东关等路段,由玛格丽特、三色堇、牵牛等花卉品种组成的绿化带,成了康定城里的风景线,一条条“花带子”向各处延伸。

地成果园子,做“绿色”农产

眼下,正是康定市姑咱镇达杠村苹果树疏果的最佳时期,村民们正在忙碌着除草、浇灌等,疏果完成后留下来的苹果进入生长关键期,村民们在果园里看守,像爱护孩子一样,关注这一片果子的长势。

达杠村的种植户钟雪梅介绍,每年的疏果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它关系到后期苹果的品质。“我们现在已经有了经验,哪些果子保留下来,哪些去掉都是有技巧的,市里的农业专家们经常会给我们做技术指导。”钟雪梅说,

据了解,多年前的达杠村,苹果树并不多,能卖的少量苹果,都是村民背到山下再到镇上去卖,那个时候,卖出去的钱,仅够一家人买点茶叶、盐巴,作为生活的一点补贴。

“很多年前这里是荒坡,现在成了果园,‘达杠苹果’成了品牌,我们的绿色原生态产品不愁销路,去年,全村苹果产业总收入达1500万元,十分可观。”达杠村村党支部书记说。

“去年我家卖了10多万斤达杠苹果,收入17万元左右。”达杠村村民何鹏介绍。

除了苹果,康定折东地区的核桃、枇杷、李子、梨子、樱桃等水果也都很受欢迎,构成了庞大的“生态果蔬矩阵”,绿水青山真正变成当地群众的“金山银山”。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近年来,康定市厚植绿底,大力拓展生态、农业、城镇三类空间,统筹抓好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生态治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抓“山植树、路种花、河变湖”工程,巩固空气环境优良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双百成果,将生态建设成果转化为市民可感知、可观赏、可融入的幸福体验。

今天,康定这座溜溜的高原小城在绿水青山的怀抱中更加绚丽多彩,《康定情歌》里溜溜的云更洁白、溜溜的山更翠绿、溜溜的月更迷人、溜溜的城更美丽……(孙学花 舒卓玛)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1943759704@qq.com处理!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下一篇:云南发现4种蝙蝠新物种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