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福建宁化:“玉扣纸+”激活竹三产

2025-05-06分类:园林资讯 阅读:56

3月14日,央视新闻《朝闻天下》“文化中国行”栏目推出《玉扣纸:一纸千载风华涌 千锤百炼成玉扣》,聚焦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明市宁化县治平畲族乡“玉扣纸制作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治平畲族乡位于宁化县西南部,境内15.9万亩毛竹连绵似海,当地以嫩毛竹为原料的手工造纸历史悠久,有“玉扣纸乡”“纸都治平”之誉。茫茫竹海孕育出传承千年的古法造纸技艺,制作的玉扣纸莹润如玉、厚重响张、扣之有声,是中国名纸之一。2019年,“玉扣纸制作工艺”被列入省级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福建省作为全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在实施方案中提出,深入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做好竹产业、竹科技、竹工艺、竹文化文章。加强林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宁化县有竹林面积45万亩,是省级现代竹业重点县和省级笋竹精深加工示范县。近年来,宁化县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做优竹一产、做强竹二产的同时,充分挖掘传统土特产玉扣纸的竹文化内涵,做好“玉扣纸+”文章,实现竹产业全链条发展。

玉扣纸+电子商务。玉扣纸质地优良,是书写、绘画和印刷古籍的一流纸笺,目前仍有市场需求。宁化县积极打造非遗品牌,2020年6月“宁化玉扣纸”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次年成立宁化玉扣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通过技术革新复兴玉扣纸制作工艺。2024年,治平畲族村(笋竹)、坪埔畲族村(玉扣纸)入选省级“一村一品”专业村。治平畲族乡对多处传统纸寮进行了修复,评选出多位玉扣纸制造技艺非遗传承人,鼓励非遗传承人通过网店、微信新媒体平台接单生产。

玉扣纸+学术研究。2019年3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印刷博物馆、国家博物馆等单位的20余名专家、教授、学者前来宁化开展玉扣纸制作工艺文化学术考察活动。2019年以来,中国科技大学手工纸研究所所长汤书昆教授,每年带领学生团队深入宁化治平开展玉扣纸学术研究,并指导胡铖、雷长天等非遗传承人,提升玉扣纸制作工艺水平。2022年以来,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副教授陈瑶带领团队对治平玉扣纸制作技艺与历史开展调查和研究。陈瑶所著的《玉扣纸:闽西手工造纸业的社会史研究》获评《中华读书报》2024年度10种传统文化好书。独立影像作者鬼叔中(甯元乖)先后制作两部纪录片并出版书籍,完成治平造纸文化遗址普查和玉扣纸文化地图制作。

玉扣纸+旅游研学。宁化县在治平畲族乡建成全省首家玉扣纸文化体验馆——纸都治平馆。依托该馆,建立了中国科技大学、厦门大学、华侨大学教学基地和实践基地。2024年,畲客文化研学基地接待游客和研学团队3万余人次。

玉扣纸+非遗文创。宁化县把玉扣纸与另一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活字印刷术(宁化)”相结合,实现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宁化“木活字印刷术”代表性传承人邱恒勇用玉扣纸印制的《弟子规》《千字文》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已有上百种,畅销海内外。2024年,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用宁化玉扣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玉扣纸重印古籍善本《明福河陈心斋刻本》。

下一步,宁化县将与三明学院合作,开发玉扣纸主题文创产品,制作书画装裱作品、版画、宁化名人书画作品、线装古籍等伴手礼,并利用海峡两岸文博会等平台推介玉扣纸,带动玉扣纸产业的发展。(陈华平 雷绍球 连益森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1943759704@qq.com处理!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下一篇:四川甘孜推出小程序构建全民防火格局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